莱茵使者

莱茵使者(德語:Rheinbote[a],也称V4[3])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德国莱茵金属-博尔西希公司在柏林-马林费尔德研发的一款短程弹道火箭。该火箭旨在通过易于运输的形式提供远程火力支援,以替代或至少补充传统的大口径火炮。
历史
[编辑]德国军队,实际上也是任何机动军事力量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火炮的重量,以及更关键的弹药补给问题。为规避这些难题而研发的战场火箭最终催生了莱茵使者。莱茵使者是早期型号莱茵女儿的后继产品。[4]
莱茵使者由莱茵金属-博尔西希公司于1943年研制,采用四级固体燃料推进系统,是二战期间唯一投入实战的远程地对地弹道导弹[5]。首次试飞于同年完成。尽管系统经历多次改进,但其基本设计保持不变。火箭全长11.4米(37英尺5英寸),尾部装有稳定翼,每级推进段均配备一组附加翼[6]。其推进剂采用二甘醇二硝酸酯[b]混合物,使测试型号达到6,800公里每小時(4,200英里每小時;3,700節)的飞行速度,成为当时最快的火箭[6]。
莱茵使者搭载40公斤(88英磅)战斗部(仅占导弹总重量的2.3%)[6],可攀升至78,000米(256,000英尺)高度[6],有效射程达160公里(99英里;86海里);在测试中其射程曾超过220公里(140規里;120海里)[6]。为适应较短射程需求,可移除部分推进级。该火箭采用基于V-2运输拖车的移动发射架,通过简易导轨发射[6]。其瞄准方式仅为调整拖车指向与发射架仰角,这种方法无法保证精度[6]。
德军共生产了超过220枚莱茵使者[c],其中200余枚在1944年11月至战争结束期间被用于攻击比利时安特卫普港[6]。这些火箭仅在城市小范围区域内造成有限破坏,且落点分布难以预测[4]。
远程炮兵火箭的战场应用概念在战后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。即便莱茵使者也未能实现其设计初衷,而是被当作V-2导弹的缩小版用于战略打击。由于其精度低下、战斗部过小以及引信设计缺陷(往往在钻入地面后才引爆),这种使用方式基本无效。[6]
设计
[编辑]莱茵使者是一种四级固体燃料火箭[8]。其纤细的箭体高达11.4米(37英尺),在65度发射角下能够将相对较小的有效载荷投送至约200公里(120英里)的距离[8]。四个推进级依次点火:第一级将火箭推离地面,第二级和第三级将其推向更高空域,第四级则将其送至最大飞行高度。作为一种弹道导弹,其精度相对较低。战斗部引爆后不产生破片杀伤效应,形成的弹坑直径不超过1.5米(4.9英尺)。测试表明莱茵使者的精度无法计算,因为弹坑过小难以定位。[4]
性能诸元
[编辑]- 主要功能:炮火支援
- 承包商:莱茵金属-博尔西格[9]
- 燃料来源:二甘醇二硝酸酯固体推进剂火箭[4]
- 长度:11.4米(37英尺5英寸)[4]
- 最大直径:535毫米(21.1英寸)[8][d]
- 翼展:1.49米(59英寸)[8]
- 发射重量:1,709公斤(3,768英磅)[4][e]
- 速度:6,800公里每小時(4,200英里每小時;3,700節)[4]
- 弹道最高点:78公里(48英里)[8]
- 弹头:40公斤(88英磅)[4]
- 范围:160公里(99規里;86海里)(有效);220公里(140規里;120海里)(最大值)[4]
- 引信:
- 单位成本:
- 部署日期:1944年11月[6]
- 用户:德国[6]
参见
[编辑]-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导弹列表
脚注
[编辑]注释
[编辑]引文
[编辑]- ^ 白海军 (2012),第59頁.
- ^ 姚军 (2019),第319頁.
- ^ Rakete Rheinbote V4. 2015-08-15 [2020-04-1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-08-15).
- ^ 4.0 4.1 4.2 4.3 4.4 4.5 4.6 4.7 4.8 Ford (2011),第84頁.
- ^ Christopher (2012),第136頁.
- ^ 6.00 6.01 6.02 6.03 6.04 6.05 6.06 6.07 6.08 6.09 6.10 6.11 6.12 6.13 Christopher (2012),第137頁.
- ^ 天光 (2022),第147頁.
- ^ 8.0 8.1 8.2 8.3 8.4 8.5 张瞳 (2014),第106頁.
- ^ Christopher (2012),第136-137頁.
参考来源
[编辑]- Christopher, John. The Race for Hitler's X-Planes : Britain's 1945 Mission to Capture Secret Luftwaffe Technology. Stroud: History Press. 2012. ISBN 978-0-7524-6457-2 (英语).
- Ford, Brian. Secret weapons : technology, science & the race to win World War II. Oxford Long Island City, NY: Osprey. 2011. ISBN 978-1-84908-390-4 (英语).
- Koopman, Henk. Vergeltungswaffen in Nederland : inzet van de V1, V2 & V4 vanaf Nederlands grondgebied 1944–1945. Utrecht: Flying Pencil. 2018. ISBN 9789081870221 (荷兰语).
- 白海军. 历史新知书系·希特勒的月亮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. 2012-06. ISBN 978-7-5326-3625-9 (中文(中国大陆)).
- (瑞典)克里斯特·贝里斯特伦. 阿登战役 1944-1945 希特勒的冬季攻势 全2册 上. 由姚军翻译. 2019 (中文(中国大陆)).
- 天光. 英汉空空导弹词典. 上海: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. 2022-11. ISBN 9787313266354 (中文(中国大陆)).
- (英)罗格·福特. 纳粹德国的秘密武器. 由张瞳翻译. 北京: 中国市场出版社. 2014-08. ISBN 978-7-5092-1251-6 (中文(中国大陆)).